3月30日,第12届雨洪管理与水环境治理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水务管理及建设领域专家、嘉宾代表齐聚一堂,聚焦韧性城市水务管理和生态安全系统构建,共同探索因地制宜的治水管水新路径。作为一座有着悠久治水历史和丰硕成果的湿地水城,杭州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和探索实践受到关注。
“2021年,杭州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我们率先从优先解决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影响大的积水内涝等问题入手,制定《杭州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不断努力建设形成‘山—水—林—城—湖’系统保护修复与治理、统筹洪涝潮风险防控、蓝绿系统交融下的水与园林协调发展三大示范。”市建委(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性强、复杂度高。在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萍看来,杭州作为特大城市,城区面积广大,从原先的小区块试点到系统性全域推进建设,难度不小。
该如何快速打开局面、有效拓展?
“杭州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协调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工作,各区、县(市)也相应成立了区级海绵办,形成了‘市级统筹、市区联动、属地管理、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和‘协调小组+海绵办+技术团队’的‘管理+技术’协同模式。”赵萍介绍,这套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的建立,有效确保在各类城市建设项目中科学贯彻落实海绵理念,层层发力推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不仅如此,在顶层设计方面,杭州采取市、区两级方案相结合的编制模式,在全市“一张蓝图”的前提下,鼓励各地“百花齐放”。同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地方立法,探索把海绵城市建设中涉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以法律形式固化下来,并在项目工程各环节明确海绵城市要求,落实全过程闭环管控。
一套具有杭州特色、各方高效协同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逐步成型,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一竿子插到底”,不断实现面的拓展与质的提升。
截至目前,杭州三年示范期间计划实施的537个项目,已开工514个,完工227个。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排水防涝水平大幅提升。2022年,市域范围内的国控、省控、市控断面以及市级交接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水质情况历年最佳,连续6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市“大禹鼎”。
大小海绵联动,一幅水清岸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